蒼寂之境-兼論創作歷程
在自己多年的藝術追求中,儘管外在表現形式隨著體悟與技巧運用而變,但總有某些質素是不自覺湧現、且揮之不去的;一種觸及生命底層的所謂靈魂脈動,總在創作過程中,引領自己走向內心深處的意指,最終總在呈現一種令自己心靈安適的意境,極其抽象、卻也極其真實。
回顧創作歷程,風景的表達一直是自己熟悉且關注的題材。在十七、八歲的少年時代,嚮往酣暢淋漓的明快水彩技法,畫家鄉、畫熟悉的景物,秉持一股純真的創作動機,面貌傳統,卻情真意切。到二十出頭的年紀,受到現代藝術的觀念左右,在見山非山的階段,亟欲揚棄原本的寫實根基,建立自己異於傳統的作品風貌。然而處在欠缺足夠積累、又尚未建立自己作品的表達語彙之際,創作變成虛假的辯證,成了一種不知所云的痛苦。
停筆多年,廣泛吸收多方面的人文養分,對人生有了更深的體會,對生活有了更豁達的看法,面對藝術,也有了全新的視野與高度。在多年單純平靜的生活步調中,心慢慢沉澱了下來;靜定中,某些內心的質素慢慢被引發,畫作開始表達出一種靜謐悠遠的狀態,一種自己崇尚的精神意境。慢慢地,這基調逐漸在作品中蔓延。
在創作形式上,對現代藝術造型元素的思考與表達內蘊的關係中,一直到2002年「泊岸之歌」系列的塊面分割作品後,才找到切入的平衡點,並在2004年延續此風格的一系列作品中,逐漸建立明確的表達語彙與風格。正如當下自己對作品的註解:「在水平與垂直架構出的多重空間裡,在形色光影營造出的韻律推移中,試圖探尋造型與意蘊、抽象與具象、實體與心象之間,相互對立、又交相參照的微妙之辨證關係。在自然存在之物、個人情意之境與理性純粹之結構元素之間,尋索各種有機組合之可能。」
隨後自2006年「屋之交響」,2009年「烈嶼印象」、2010年「石之境象」、2011年「山之即景」、2012年「夜曲」、2013年「古厝寫意」、2014年「境 · 心跡」至2015年的「蒼寂之境」,形式媒材上或偶有不同的嘗試,大體上仍延續一貫的脈絡與主軸,在抽象與具象、形式與內涵、理性與感性之間,尋索更多深度對話的可能。
然而作品創作形式面貌的多樣,若非以靈魂深處的感動為原動力,誠屬感官層面的表層愉悅罷了!創作其實到最終該面對的,還是自身存在的問題。誠如自己早年寫下的一段創作自述:「視覺影像的再豐富多樣,若無法與自己的內在靈魂相呼應,對自己就不具有意義。到後來,繪畫的創作不再只是形色的鋪陳遊戲,而是在不斷幻滅的生活影像中,一種對生命的交代。」
最終,內在生命總是指引我,向某個方向靠近,到達某個心靈的原鄉,找到身心安頓的所在;繪畫創作是一個途徑,表達題材是一個入口。然而風景至今,依舊是令我關注與契合的表達題材,只因金門這塊土地的滄桑與寂寥,總能呼喚出自己內在的靈魂脈動,與之緊密聯結。蒼寂之境,是畫境、亦是心境。
董皓雲 2016.2